AG真人·[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云端上的筑梦人
来源:水电十五局 作者:李兴 时间:2025-11-12 字体:[ ] 分享:

洛隆,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见证了入藏官道的繁忙景象,也见证了十八军进藏的坚毅足迹,历史的沧桑在此汇聚,留下了深刻而感人的印记。如今,电建蓝的身影在洛隆县康沙镇的山谷间闪耀着。

当凛冽风雪邂逅坚毅脚步,你能否看见钢铁般的意志如何在云端扎根?在水电十五局旺西水库工程项目部,一群"云端筑梦人"正在海拔4200余米上奋斗书写新时代的水电传奇,刷新着电建工程的海拔记录。

为青春涂上一抹“高原红”

7月上旬,项目部员工陆陆续续抵达工地,初上高原的人普遍会产生高原反应。在寒冷、氧气稀薄的条件下,项目团队克服身体上的不适,毅然挺进高原,为了进度节点而紧张忙碌着。

如今营地已经搭建完善,青藏高原的午后,狂风裹挟着沙粒,狠狠地砸在项目部的集装箱墙上,发出阵阵噼里啪啦的声响。在这海拔4200米的工地上,有几位00后年轻职工,他们在缺氧与强紫外线交织的艰苦环境中,勾勒出一幅别样的青春画卷。

“高原上班给人的感觉不一样,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22岁的乔梁说。这位来自陕西安康的年轻小伙今年毕业后主动申请来到了旺西水库项目担任安全员。在一次安全巡查中,发现一处潜在的安全隐患,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排查和整改。面对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乔梁始终坚持在一线,确保工地的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除了员工身体素质上的挑战,昼夜温差大、物资运输困难,这些极端条件对施工进度和质量管控提出了严峻挑战。一方面土壤在昼夜温差下反复冻融,导致路基沉降;另一方面机械设备的功率下降,随时面临着“罢工”,严重影响着生产进度。

生产经理赵泽华带领团队积极应对各种困难,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经过多次试验,先是反复碾压路基,之后将一种新型的保温材料铺设在路基上,有效减少了冻融现象的发生。同时,联系了专业维修团队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改造,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

项目部还构建了完整的物资储备系统,预先判断可能发生的物资短缺状况,并和多家供应商达成合作共识,确保物资供应的时效性。虽然环境恶劣、困难众多,可是团队成员一直保持着高涨的热情,以实际行为展现着电建人的精神实质。

为进度系上一条“安全链”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稀薄云层,将高原的天空染成淡金色,旺西水库的工地早已被机械的轰鸣声彻底唤醒,空气中弥漫着柴油和尘土的气息。

寒风刺骨,裹挟着冰粒抽打在脸上,每挪十步就得停下喘息。测量仪的支架在风中剧烈颤抖,发出嘎吱作响的声响,测量负责人张涛每天都要钉在这寒风中数小时,反复核对每个测量点,用不同颜色标记区分关键区域,他的坚持让误差率降到了最低,为紧张有序的施工奠定了可靠基础。

边坡开挖面上,钻机发出沉闷嘶吼,碎石如急雨般坠落。技术员张龙超紧握对讲机:“边坡角度必须死死控制在45度,否则滑坡就在眼前,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他的声音在风中破碎,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安全员乔梁顶着安全帽,在7级大风中仔细巡查临边防护设施。突然,他发现一处钢管支架松动,摇摇欲坠,立刻扯着嗓子喊停作业:“这隐患不除,夜间行车就是玩命,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隐患坐标如星群密布,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风险点。他创新采用“无人机+人工”双巡检模式,无人机在高空精准扫描隐患,人工则在地面细致复核,硬是实现了开工以来的“零事故”。

项目始终恪守“生态还原”理念,弃渣经过分类筛选再利用,转化为路基填料,大幅削减了外运处理产生的碳排放,也避免了传统填埋对草甸的深层伤害。施工区域周边设置了生态隔离带,用防护网和植被缓冲精心保护着高原草甸的原始风貌。剥离的草皮移植到营地边坡上,最大限度还原着高原的绿色生机。

面对生产任务紧张、节点目标逐步逼近的严峻形势,项目部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日夜两班倒。现已如期完成炸药库投运这一节点目标,下一步项目部将完善冬季施工方案,为导流洞贯通这一重大节点目标持续发力。 

为民族团结绘出一套“同心圆”

查然村查日喀组是洛隆县康沙镇的一个普通村落,村民出行全靠一条坑洼不平的土路。也是承建水库进出的必经之路。雨季时,路面泥泞不堪,车辆难以通行,冬季则结冰打滑,村民步行都需格外小心。

今年7月,旺西水库项目启动后,项目部发现水库开挖产生的弃渣量巨大。“能不能用这些弃渣为村里修条路?”生产经理赵泽华提出这个想法后,立即与当地政府、村民进行沟通,最终决定将部分弃渣用于当地村道路改造。

说干就干,当即组织工人对弃渣进行筛分处理,去除杂质后,将其与黏土混合,铺设成一条宽4米、长2公里的硬化道路。道路施工期间,查然村村民主动为项目部送来牦牛肉和酥油茶。“你们来修水库,AG真人·[中国]官方网站出点力是应该的。”村民扎西笑着说。这条道路不仅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还成为连接水库工地与村落的“生命线”,为物资运输提供了便利。

自开工以来,项目部始终坚持“工程建设与民生改善相结合”的工作理念,通过召开座谈会、定期走访等多种形式,介绍旺西水库建成后带来的惠民效益的同时,积极听取当地村民意见与建议,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困难。

在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项目部党支部携手洛隆县康沙镇查然村“两委”班子开展“明月映华诞,企地心连心”慰问活动,为8个自然村41户困难家庭送去生活物资和节日祝福。

活动当天,村民们早早聚集在村口,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项目部党员干部与村干部一起,将一袋袋大米、一桶桶食用油以及精心准备的节日礼包分发到每户村民手中。收到物资的村民连连道谢,年长的阿妈还特意为大家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旺西水库建成后,将有效新增和改善坝区周边八千余亩耕地的灌溉条件,并直接解决五千余名群众的生活供水问题。这不仅对洛隆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

未来,水电十五局将持续秉持初心,以旺西水库为载体,深化与当地的联动融合。在云端之上的高原大地,续写“企地心连心、共建幸福家”的动人篇章,让旺西水库不仅成为滋润土地的“生命工程”,更成为镌刻电建人责任与担当的“精神丰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