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烈日灼烤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米东区北部,这片“沙漠瀚海”正经历一场壮阔的蜕变。极目所至,万千深蓝色光伏板阵列如同镶嵌在金色沙海中的巨大拼图,反射出耀眼光芒,汇成无垠的“能源之海”。 长风呼啸掠过天山脚下,昔日“平沙万里绝人烟”的荒寂景象已被另一番壮阔图景所取代:一座座百米高的白色风车擎天而立,巨大的叶片在长风的吹动下悠然旋转,将发出的绿电通过银线输向远方。 这里,是新疆“追光逐日”的前沿。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绿色电力,成为驱动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绿能引擎”。这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载华章中,贵州工程公司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依托新疆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为富民兴疆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绘就了一幅幅绿电赋能与民生改善的崭新画卷。 绿电为基 黔新结缘入疆来 贵州,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多年的火电建设,锤炼了贵州电建这支能打硬仗、技术过硬的铁军。新疆,风能资源储量、太阳能资源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当能源结构转型的浪潮涌动,当国家“双碳”目标的号角吹响,贵州电建人将目光投向了远方的新疆。 “新疆能源发展潜力巨大,AG真人·[中国]官方网站带着在高原山地积累的新能源建设经验和技术创新成果,有信心在这里干出一番事业。”新疆哈密三塘湖200兆瓦风电场项目经理杨成豪的话语铿锵有力。2015年9月1日,出发的日子,大包小包的行李,亲人们一遍又一遍检查,害怕落下什么,恨不得将能装的东西都给全部带上。“举手长劳劳,离情何依依”。带着家人的嘱咐和公司的期望,第一批进场的6名员工在杨成豪的带领下一路向北,毅然奔赴“三山夹两盆”的新疆,开启了与戈壁风沙为伴、与严寒酷暑抗争的建设历程。 新疆哈密三塘湖风电项目最大特点就是项目施工场地大、战线长,施工道路66公里,集电线路56公里,风机机位134台,分布在56公里的战线上,通常一圈现场转下来,半天时间就没了。尤其是新疆的冬天,对从贵州出来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那种冷,温度计明明显示有10度,大风一刮,就像没穿衣服一样,骨子里透着一股寒气,10月就感受到冬天的寒冷,没有取暖措施,板房里面根本无法办公了,从家里带来的冬衣无法抵御戈壁滩的寒风,11月、12月整个新疆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气温一天天在下降,零下5,零下15度,零下25度,零下35度……不知极限在哪里,新疆项目也彻底变成冰雪世界了。 施工质量,百年大计。项目部一直秉承公司“建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的质量管理方针,从项目部成立开始就进行本工程的质量管理策划,建立了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保持有效运行。施工方案、施工作业指导书涵盖了风机基础施工、接地施工、风机吊安装各环节、升压站电气设备安装、电缆敷设、35千伏线路与110千伏线路基础施工、杆塔施工、放接线、以及各类调试施工,并有相对应的施工技术交底,对参与施工队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并要求签字认可,使得每位参与的施工人员都能正确清楚地领会施工流程、质量保证措施,并在过程中加以监护,防止出现执行偏差,保证了施工质量。高标准、严要求必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2015年12月26日,110千伏送出线路一次送电成功,主变一次带电成功,35千伏集电线路一次带电成功,风机并网发电一次成功,工程质量得到了上电、业主的高度认可,至今运行良好,这是对全体项目人员付出艰辛的最好回报。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项目于2016年6月竣工投产,向各方交出了满意答卷。从此,飞出山门的贵州高原雄鹰,与新疆的绿色能源变革结下了不解之缘。 风光为证 光耀丝路绘新卷 新疆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贵州工程公司发挥新能源项目“一体化”绿地开发服务优势,将天山脚下的风、戈壁滩上的光,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为新疆发展和疆电外送注入澎湃动能。 在哈密,贵州工程公司承建了新疆哈密200兆瓦风电、新疆三塘湖1000兆瓦风场场,助力打造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让“风库”的能量得以充分利用,风电机群如白色森林,与茫茫戈壁相映成趣。在阿勒泰,参建新疆阿勒泰吉木乃800兆瓦风电项目,让戈壁“风光”变绿电;在昌吉,承建的新疆昌吉州木垒四十个井子100兆瓦风电项目建成投产后对木垒县资源优势转换、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莎车,承建的新疆莎车1000兆瓦光储一体化项目是新疆首个大型光储融合项目,有效解决了光伏发电的间歇性问题,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为新能源大规模消纳探索了路径;在和田,承建的新疆和田洛浦200兆瓦光伏项目是和田地区目前已投产的单体最大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年平均发电量为3.6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1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3万吨;在阿克苏,承建的新疆阿克苏柯坪200兆瓦光伏项目年发电量3.87亿千瓦时,相比同等容量火电,可节约燃煤1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万吨;在克州,承建的新疆克州400兆瓦光伏项目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6.8亿千瓦时,节约18万吨标准煤,零废物废气排放...... 一个个新能源项目的建成投运,犹如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镶嵌了一颗颗绿色的“能源明珠”,为新疆乃至全国的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作出了积极贡献。更重要的是,绿色电力的奔涌,为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它不仅保障了当地的电力供应,优化了能源结构,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许多当地群众经过培训后,成为新能源电站的运行维护人员,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绿电还通过“疆电外送”通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东部地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将新疆的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 深情为民 担当实干惠民生 七十载砥砺奋进,新疆大地旧貌换新颜。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是这沧桑巨变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深耕新疆新能源领域十年来,贵州工程公司作为众多参与建设的中坚力量之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央企的责任与担当,也收获了与新疆各族人民深厚的情谊。 点沙成金。在新新疆莎车光储一体化项目,光伏矩阵的遮荫挡沙效应,悄然改变着当地居民的生活轨迹。区域植被覆盖率提升15%,沙尘暴天数减少40%,当地的牧民感慨:“现在窗台不用天天擦,光伏板把风沙都挡住了。”光伏板不仅能降低地表风速、减少风蚀,更能稳定沙土,助力植被生长,实现发电与治沙“双赢”。瀚海生金处,一幅能源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象征希望的“蓝色海洋”仍在坚定地向沙漠深处、向未来延伸。 富民兴疆。华润三塘湖1000兆瓦风电发电项目建设期间,优先采购当地钢材、商混等材料近亿元,购买农产品及第三产业物品价值300余万元,提供劳动岗位600余个,这只是贵州工程公司助力建设大美新疆的一个生动缩影。十年间,贵州工程公司在倾力做好项目履约的同时,积极发挥央企担当,践行社会责任,尊重当地民族风俗习惯,为当地牧民提供就业培训,为他们实现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双方结下了深厚的“黔新情谊”。 “刚开始语言不通,交流靠比划,现在很多同事都能说上几句简单的维吾尔语了。”一位在新疆工作多年的贵州工程公司员工笑着说,“AG真人·[中国]官方网站和当地的兄弟就像一家人,共同为新疆的美好明天奋斗。” 当古尔班的光点亮万家灯火,当帕米尔的风轮转动振兴梦想,绿能之花已在天山南北灼灼绽放。建功“十五五”,贵州工程公司将继续以创新为笔,实干为墨,在166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上书写着清洁能源报国的雄心与担当,用实干和奉献浇灌出民族团结的幸福之花。 新疆哈密风电基地二期项目三塘湖200兆瓦风电项目 新疆阿勒泰吉木乃800兆瓦风电项目 新疆莎车1000兆瓦光储一体化项目 新疆和田洛浦200兆瓦光伏 |
|||||
|
【打印】
【关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