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真人·[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风”起西域 “光”耀丝路
——江西水电聚力攻坚为美丽新疆建设注入绿色动能
来源:江西水电 作者:叶联华 摄影:左中于 唐溢清 康涛 徐尚进 时间:2025-09-11 字体:[ ] 分享: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新疆地势为三山夹两盆,区位优势独特,蕴藏着丰厚的风、光资源,风景壮丽如画。近年来,江西水电以专业优势,积极履行央企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擘画电力援建新疆长远蓝图。

党建引领聚合力,无数江水人在天山、昆仑山下10余个新能源项目上安营扎寨,用双手在沙漠、戈壁、荒漠之上架设输电线路、安装光伏板、吊装风机,建起一座座电站,为美丽新疆建设注入绿色动能,点亮西域,光耀“丝路”。

天山追“风” 达坂城迎来更美的“姑娘”

乌鲁木齐达坂城喀拉塔格雪山下,伫立着一排排白色风电机组,如一个个美丽的“达坂城的姑娘”挥舞水袖,成为一道独特、壮美的风景线。2021年10月,江西水电公司集结精兵强将进驻达坂城,承建乌鲁木齐市工投50兆瓦风电项目。

“项目装机容量50兆瓦,安装11台风电机组,新建1座110千伏升压站及配套设施。工程于2021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2022年4月24日完成11台风电机组吊装,5月21日首台机组顺利并网,6月30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

谈起风电场的建设历程,时任项目经理左中于告诉笔者,建设之初,大家对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是有心理准备的,但还是低估了施工的难度。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项目部克服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风沙多等重重困难,指派专人负责与业主、国网公司等多方沟通对接,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倒排并网节点计划,集中资源力量组织攻坚,确保工程反送电及并网均一次成功。

达坂城风力发电项目是江西水电在新疆的第一个风力发电项目,工程重大节点任务的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得到业主方的高度赞扬,为公司后续开发新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项目投产后,年度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3378小时,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能源电量1.69亿千瓦时。项目建设对当地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首个“风光储”一体  让哈密更“风光”

天山的第一缕晨曦掠过沟壑,在风电机组“卫士”的护卫下,一座座镶嵌在荒原上的“蓝色矩阵”,正以万道金光唤醒沉睡的旷野。

2023年5月28日,哈密市首个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区域80兆瓦风光同场保障性并网项目,顺利通过试运行实现全容量并网投运。

“风光储一体化融合发展能让风电、光伏发电与储能相结合,搭配成稳定的电源入主网,实现风光储共建、共投协调发展……”项目总工徐尚进介绍说,巴里坤三塘湖风光项目是哈密市2021年保障性并网新能源项目中竞配单体规模最大的项目,是风、光、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一次尝试,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项目风电装机容量为50兆瓦、光伏装机容量为30兆瓦,配置化学储能0.8万千瓦,新建一座110千伏升压站,以1回110千伏线路接入望洋台220千伏汇集站并入电网。工程于2022年9月中旬开工建设,全体项目员工克服风沙、高寒天气等诸多不利因素,精心组织,主动作为,提前完成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

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平均上网电量为20952.7万千瓦时,每年节约标准煤约5.3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7.43万吨,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填补了哈密区域内新能源领域的多项空白,为当地全面推进绿色能源建设、探索新能源领域前沿技术作出很大贡献。

“EPC+运维”周期管理 赋能美丽团场建设

“四师六十三团江苏赛拉弗电力光储一体化项目,占地面积5300多亩,由47个方阵组成,建设1座110千伏升压汇集站并同时配置37.5兆瓦储能设备,日充放电容量15万千瓦时……”

项目总工刘奎介绍,2023年2月,经过与业主等多方的努力,历时6个月完成项目核准落地。江西水电在伊犁河谷,采用EPC代建模式,承担该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等全流程总承包,并负责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2023年10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面对工期较短、物资设备运输时间长等困难,项目部通过提前优化施工方案、制定严密计划、加大人员及机械投入、安排专人对进场材料进行跟踪管理等方式,如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获得业主等多方的好评。

2024年9月30日,项目建成全容量并网发电,不仅实现对光伏发电系统及开关站的全功能综合自动化管理,还能实现光伏电站与调度、通信等功能以及发电站的监测管理。建设初期,运维人员同步参与设备安装、调试及送电等工作,并网后全面转入全站设备运维管理。

“仅2025年上半年,电站向电网输送电量7623.44万千瓦时,创造税收245.56万元……”

运维站长康涛告诉笔者,项目节能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6.7万吨,对当地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为新时代美丽团场发展蓄动能,添活力。

党建引领聚合力 昆仑山下党旗飘

风吹千里,光耀大地。昆仑山下于田50万千瓦光伏项目现场,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荒原上,102.7万块光伏板铺展成的139个矩阵,有序排列形成蓝色的“海洋”,泛起粼粼波光。

2024年5月,项目开工建设。面对设备异地采购、运输难、工期紧张、冬季施工条件恶劣等困难,项目部以党建引领聚合力,成立党员突击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全流程管控、技术支撑等保障机制,有效提高安装、调试、并网工作效率,提前实现工程各个里程碑节点,确保实现9月底全容量并网目标。

项目部依托工程建设,积极履行央企的责任担当,以参工方式为当地群众打造就业新平台,组织当地村民开展专项培训,提升农牧民“造血”功能。通过推行属地用工、租赁当地机械设备等举措,累计吸纳当地群众务工超1300人次,租赁当地农用车辆、施工机械等120余台,既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渠道,更直接带动其家庭收入增长。

2025年8月,受强降雨天气及昆仑山积雪融化影响,工程所在地发生洪涝灾害,导致部分道路、农田及光伏场区周边基础设施受损。项目部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16名党(团)员带头,集结60人组建3个抢险突击队,出动挖掘机、车辆等施工机械5台、无人机1台,携带沙袋2000个等应急物资,迅速投入防汛救灾工作。

不到3天时间,光伏场周边10余条分流泄洪道全部顺利疏通。同步转运10000立方沙石材料,恢复7公里被洪水冲毁的乡村道路,加固防洪堤坝10余处,确保项目和4个村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保住2万余亩农田免受灾害,实现项目安全与社会责任的双重胜利,彰显了央企的责任担当。

眼下,江西水电承建的黑山煤矿光伏及输变电EPC 总承包项目、国家电投上海电力1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等多个项目建设,仍在如火如荼推进……近年来,江西水电主动融入新疆绿色发展格局,参与“沙戈荒”大型清洁能源基地重点能源项目建设,已先后在天山、昆仑山下建成多座风力、光伏发电站,让“不毛之地”成为生长绿色能源的“热土”,不断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