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真人·[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治水兴疆 山河聚能
——中国水电十五局建疆39年纪实
来源:水电十五局 作者:杨瑞花 陈霞 时间:2025-10-20 字体:[ ] 分享:

1986年,一个深秋的夜晚,一列满载200多台大型设备、1300多吨物资器材的火车,从陇海线蔡家坡站向西驶去。

中国水电十五局在时代的号角声中,响应党中央号召,从三秦大地出发,重兵挺进大西北,沿着河西走廊,进军大漠戈壁、雪山峡谷,开启了长达39年的援疆、治疆、稳疆、兴疆的水电建设征程!

39年间,中国水电十五局先后在新疆承建了90多项工程,足迹遍布大疆10余个地、州,用秦腔一般的朴实和豪放,筑起生命的泉眼,为丝路沿岸各族人民送上纯净的水、清洁的电。

铸精品工程,保绿洲长青

1986年,水电十五局以绝对优势中标新疆克孜尔水利枢纽工程。

克孜尔项目承载着破解“水困南疆”的历史使命,是水电十五局在新疆承建的第一座工程。

水电十五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面对“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的恶劣环境,1993年,电建人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攻克了强震区活断层地质难题。1999年3月15日,克孜尔水库经历了5.6级地震考验,安全运行无塌陷。

作为新疆目前最大的水库,克孜尔灌溉面积500多万亩,建成后多个民族居住地面临的缺水、洪水等难题迎刃而解,工程荣获“鲁班奖”“詹天佑奖”“大禹奖”等多个国家级建筑大奖,在新疆乃至全国影响巨大。

1995年,水电十五局开始承建被誉为“和田生命之源”的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这是南疆第一座高山水库,是当时我国最高坝之一。

水电十五局牢记助力新疆摆脱“十年九旱”的责任担当,历时6年,创造了“昆仑山筑坝”的奇迹。工程先后荣获“鲁班奖”“詹天佑奖”,创中国企业新纪录。

乌鲁瓦提水利枢纽投入运行后,和田河绿洲及其防护林网得到了发展,灌区内的土地盐碱化被充分抑制,沿河两岸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

从此,喀拉喀什河沿岸53万各族群众结束了靠天吃饭的历史。

2001年,在北疆,恰甫其海水利枢纽是闯入伊犁河谷的“蓝宝石”。

“争分夺秒抢晴天,齐心协力拼闯土方关!”

“土方关大会战,人人自觉做贡献!”

恰甫其海拼闯土方关的口号在耳畔回响,老一辈电建人的“决心书”字字铿锵。

数万建设者顶着狂风、严寒,在峡谷间筑起高105米的大坝。工程竣工后,灌溉农田百万亩,将特克斯河的水患化为了润泽边疆的甘露。

2022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库尔楚水库的建设,让一泉碧绿的活水注入库尔勒。

水电十五局在建设库尔楚水库期间,凭借行业领先的质量管控实力,让工程入选了新疆水利系统观摩项目,2024年6月新疆水利厅在库尔楚项目组织了质量管理观摩会。水库建成后,将改善2.27万亩农田灌溉条件,年计划向库尔勒石油石化产业园供水197.89万立方米,有效缓解区域春旱缺水问题。

从“滴水难求”到“水润沃野”!

39年间,水电十五局在新疆承建的喀浪古尔、榆树沟、大河沿、喀腊塑克等水利枢纽相继崛起!一批批重大水利工程投入运行,近千万边疆人民供水保障水平得到提升,上百万人告别了苦咸水,困扰丝绸之路沿岸祖祖辈辈的吃水难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聚山河之能,亮万家灯火

新疆多年来存在的时段性、季节性缺电,严重制约了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

水电十五局坚定不移地担当起新疆水利电力建设市场的主力军。

开都河,从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的更高处奔流而下,总落差1750米,其梯级水电开发建设素有新疆“小三峡”之称。

从2005年察汗乌苏水电站,到2007年小山口水电站,再到2010年的柳树沟水电站,水电十五局以最快速度在开都河上建成了三座电站,保护了下游民众和农田免受洪水灾害,显著缓解了新疆巴州用电的紧张局面。每年,水电站替代火电站产生二氧化碳减排约100万吨,较大力度地推动了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对加速巴州水能、矿产和农业资源开发有着积极作用。

喀什河,从天山山脉与依连哈比尔尕山的东北麓一路西下,最终注入巴尔喀什湖,天然落差1998米,水量充沛。

2008年,承建的温泉水电站采用高102米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国内同类型坝体高度排名前五),电站运行后,年均发电量达7.6亿千瓦时,缓解了伊犁乃至新疆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季节性和时段性缺电现象消除,有力地促进了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显著优化了北疆电网能源结构。

车尔臣河,从昆仑山脉驰骋而下,维系着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的生态走廊。

2016年,水电十五局承建的大石门水利枢纽在车尔臣河上应运而生,是当时国内在建同类型第一高坝。大石门投入运行后,向周边电网提供电力支撑,可向且末县电网提供1.765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大幅改善且末县民生用电条件。

白杨河,是阜康市的母亲河,发源于天山博格达峰,流经阜康全境,总落差约达3000米以上,水能资源极其丰富。

2017年,堪称“国之重器”的阜康抽水蓄能电站落子天山,其址便选在白杨河上游,这座西北首座百万千瓦级的抽蓄电站,为区域能源平衡注入了强大动能。2025年9月中旬,工程通过验收,1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使其成为西北电网最强大的“调节器”,每年可促进风、光等清洁能源消纳超过26亿千瓦时,对实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从“点灯靠油”到“用电无忧”!

39年,水电十五局承建的石门、台兰河、萨里克特等水电站的运行,让新疆电力实现了从火电为主到绿电占比大幅提升的跨越,点亮了天山南北的万家灯火。

逐援疆之梦,促乡村振兴

“一天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得补。”这是过去新疆恶劣生态的真实写照,严重影响了居民生产生活,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把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高到稳疆安疆的战略高度。

水电十五局积极响应,大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建设,承建了一系列惠民工程。

2018年,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建成,这正是水电十五局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战略性工程与杰出代表,也是克孜河两岸各族人民长久的期盼。水电十五局在建设卡拉贝利期间荣获全国文明工地。工程投入运行后,对于克孜河灌区237万亩耕地来说,有效调蓄了山区季节分配不均的水资源,下游120万群众因此受益,为彻底解决南疆贫困问题、改善农牧区百姓生产生活打下了基础,对实现农牧业增效、增收,促进民族团结,巩固边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4年,工程荣获新疆建筑工程天山奖。

在距离策勒县93公里的奴尔乡,矗立着一座巍峨的大坝,年净流量1.7亿立方米的奴尔河在高坝峡谷间汇聚成一泓碧水,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地上,它就是保障着策勒县灌溉、城乡引水重任的“新水缸”,策勒县最大的水利枢纽——奴尔水利枢纽工程,这是策勒县人民的生命线工程。

水电十五局在这里与“沙海”作战,2019年,奴尔水利枢纽工程顺利竣工,拼合成734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孕育出24.7万亩五彩灌区,哺育着10.2万各族儿女,使固达灌区的灌溉用水保证率提高到75%,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蓬勃的“水动力”,助力策勒县走上了一条生态与发展共赢的乡村振兴之路。

曾经荒芜的“沙窝窝”,摇身一变为百姓致富的“金钵钵”。

39年,伴随着各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水电十五局与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期间,派驻了杨广安等多名AG真人平台官方援疆干部,并积极响应新疆国资委号召,接收安置了喀什、和田地区富余劳动力40余人,全力帮助民族兄弟就业增收、脱贫致富,有效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有力地推动了新疆的经济发展。

显央企担当,助丝路焕新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壮丽征程中,石榴花作为新疆文化符号与精神象征,见证了无数电建人以热血和汗水书写的奋斗篇章。

从抢险救灾到精准帮扶,从工程建设到边疆稳定,水电十五局以“国家队”的担当,全面融入新疆稳定发展的大局,成为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的一支中坚力量。

2016年5月,新疆吉林台项目部积极投身当地抗洪救灾。

2019年4月,新疆阜康项目部组织扑救白杨河管护站区域灌木大火。

2021年11月,新疆吉林台项目部组织人员机械为牧民开路,解决冬季通行及畜牧备草的过冬问题。

2022年4月,新疆大石门水利枢纽助力春耕生产受到了《央视新闻》报道。

2023年12月,新疆米东排水项目部荣获“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保支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5年至今,通过AG真人平台官方新疆定点帮扶县和对口支援县平台,水电十五局干部职工大力开展消费帮扶,截至2025年8月集体加个人累计消费帮扶90余万元。

……

现在,新疆仍是中国水电十五局的主要市场,建设中的霍尔古吐预计2026年8月完工,瓦石峡项目预计2027年6月完工,阳霞水库预计2028年10月完工……这些工程正在电建人的汗水浇铸下快速崛起,电建人用勤劳的双手,用青春,用智慧,用实际行动,为边疆建设注入着澎湃而持久的力量。

未来,中国水电十五局将坚决扛起稳疆兴疆的央企责任,以更大决心扎根边疆、奉献边疆,为守护共同的碧水蓝天贡献“电建智慧”和“电建力量”,把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深深镌刻在天山南北的广袤大地上,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