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真人·[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高原先锋展旌旗 阳光存折电生金
——四川凉山盐源牦牛坪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纪实
来源:水电十二局 作者:甘传检 摄影:甘传检、李荣春 时间:2025-08-07 字体:[ ] 分享:

凉山盐源牦牛坪光伏发电项目,位于四川省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棉桠镇和白乌镇山地区域,光伏场区占地面积共计2万余亩,划分为2个地块,平均海拔3300米,最高海拔达3800米,是水电十二局目前海拔最高、单体合同金额最大、同等规模项目年产值最高的工程项目。

项目于2024年8月开工,计划于2025年8月底80%以上方阵具备全容量并网条件。项目配备2座220千伏升压站。项目建成后,装机直流侧容量总计747MWp,交流侧容量总计680MWp,年均发电量可达11.3亿千瓦时。

面对高原缺氧、日夜温差大、土壤条件复杂等严峻挑战,项目团队秉持“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在川西高原的荒坡上打造“风光”无限的能源基地,谱写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赞歌。

织密作战网,奏响推进生产最强音

项目于2024年8月开工建设,9月打孔桩基作业有序展开,11月首批光伏组件成功安装就位……项目部以“起跑即冲刺,入场即高潮,开工即决战”的坚定决心推进项目建设。

盐源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质条件复杂,表层覆盖松散碎石土,深层则分布有喀斯特溶洞及季节性冻土层,这对桩基的承载力、抗腐蚀性和耐久性均提出了严苛挑战。为此,项目团队选用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预埋件一体化”方案,其中预埋件的设计与施工堪称“技术密码”。

仅用4个月,项目团队便完成了所有桩基定位及首件试桩工作,将“水电速度”与“高原效率”完美融合。这背后是智能桩基检测系统、无人机巡检等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更是建设者们“缺氧不缺精神”的信念支撑。

项目采用“牧光互补”“农光互补”立体开发模式,光伏板有效减少草地水分蒸发,板间植被生长反哺牧场,形成“发电-养殖-固土”循环。光伏板下种植高原特色作物,光伏场区周边划定生态缓冲区,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养、板间生态”的立体利用,让“绿色能源”与“绿水青山”共生共荣。光伏支架离地2米设计,保障牦牛、羊群等自由通行与休憩。施工期剥离0.8万平方米草甸,置于智能暖棚分层养护,温湿度实时调控,存活率达96%,待项目完工后回铺修复生态。

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产值占合同总额的80.01%,灌注桩引孔及浇筑工作已接近尾声完成率达99.7%;支架安装工作进展顺利,完成率达95.36%;光伏组件安装累计完成组38940组,完成率89.7%;箱变安装累计完成197台,完成率94.3%。

拧紧安全阀,打造高原品牌新模式

项目团队坚持创新引领,不断攻坚克难,聚焦安全管理、设备设施、作业安全等核心要素,依据《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等严格标准,围绕“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等八大关键环节进行逐项评比,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扎实到位,风险管控精准有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健全完善且运行高效,符合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的达标要求。

项目团队创建首个高海拔光伏项目工地学校,在施工过程中传授一些基本的光伏知识和施工技能,进一步提升当地工人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项目建设期间,累计带动当地就业1200余人次,联合属地政府将当地牧民群众培养成光伏组件安装熟练工230余名,帮助牧民群众增收580余万元,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推动盐源从“资源输出地”向“产业高地”转型。

项目部高度重视入场管理与安全培训,由于传统入场流程繁琐耗时,难以满足项目对效率与安全的双重需求,项目部创新性地构建了首个高海拔光伏项目一站式人员培训中心。培训中心采用先进的数字化设计理念,巧妙融合了实名制登记、健康体检、安全体检、多媒体培训考核以及电子资料签署等多项功能,显著提升了实用性与高效性。

发动红引擎,汇聚全员共进动力源

项目部党支部致力于让党建工作“看得见”,推出“高原先锋”党建品牌,积极探索“党建+高原工程”新路子,以党建引领生产业务融合为重点,不断深化“浙廉清源”廉洁品牌,助推项目生产经营的强力“红色引擎”。

打造“红色生产线”。聚焦锻造“特别能战斗”的党员队伍这一鲜明切入点,推行“支-区-岗”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将党建文化与生产现场紧密融合,以党支部为核心,围绕营地各办公室和施工现场各标段、各方阵,精心规划党员责任区,安排专业知识过硬、服务态度优良的党员、团青轮流站岗,监督指导现场施工,集中展现党员队伍的红色气质。

党建业务深度融合。项目部举行“百日攻坚拓新程,合力筑就绿丰碑”攻坚活动,全体员工精神饱满、队列严整,以笔为剑,郑重签署《目标责任书》,授旗成立“百日攻坚突击队”,掀起“大干快上”建设热潮,以“决战决胜”信念全面打响项目建设攻坚战,为确保项目如期高质量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主题活动多样性。通过开展“双大讲堂”,即邀请“大牛”“大拿”给党员同志、职工群众讲授专业知识、分享工作经验,夯实员工专业知识基石。党员和团员青年联合开展“践行社会责任 传递温暖关爱”走访慰问活动,为项目所在地的留守老人,特别是那些家庭困难的老人,送去冬日般的温暖与深切的关怀,切实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难题,描绘社会责任和谐蓝图。在属地政府严防山火期间,党支部成立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队伍,承担起项目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森林火灾事故的重要职责,为项目的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巩固廉洁新阵地。项目党支部在建造营地的同时,同步建立党员活动室,规划党务公开栏,主动公开党员信息。通过廉政文化知识上墙,定期开展廉洁教育和廉洁知识答题活动,研讨典型反面案例,自查自身不足与差距,面对面交流谈心提醒等工作,将廉洁从业的意识深深植根于每一位党员干部职工的心中,使之成为他们行动的指南。

展望未来,在横断山脉与雅砻江的交汇处,这片被群山温柔环抱的土地,正悄然经历着一场“绿色革命”。

水电十二局新能源公司承建的凉山盐源牦牛坪光伏发电项目,将以标准高、质量优、安全先的生产理念,编织出一张张承载希望的“阳光存折”,源源不断地为高原上的人民“种电生金”,托举起这片高原上“风光无限”的未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