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霜降过后,沙海的秋意中透出几分清朗。在项目部的营地里,一种源自东方的节日温情,正悄然浸润着这片金色土地。重阳节之际,山东电建三公司沙特PP12扩建联合循环电站EPC项目部为中外员工精心策划了一场以“感恩与思念”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活动不仅邀请中外员工共同制作象征吉祥的“重阳糕”,更鼓励外籍员工用最传统的纸笔,用自己的母语为远方的家人手写一封家书。当乌尔都语、印地语和阿拉伯语的笔迹在信纸上流淌,重阳节所蕴含的“敬老思亲”核心,与伊斯兰文化中深厚的家庭观念,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共制重阳糕:甜蜜是世界的共同语言 厨房里,糯米粉、枣泥与红豆沙的甜香袅袅升起。对中国员工而言,这是记忆深处的故乡味道;而对外籍同事来说,则是一场充满新奇的美食探索。“这很像AG真人·[中国]官方网站家乡的‘Halawat al-jibn’(一种阿拉伯甜点),只是口感更香软!”一位埃及籍员工一边包入豆沙馅,一边兴奋地对比。 揉捏的是面团,拉近的却是心的距离。在笑语中,中方员工讲解着“糕”与“高”同音,寓意“步步高升”的美好祝愿。外籍员工频频点头——在他们的文化中,甜食同样是节日与祝福的重要载体。不同文化中对“甜蜜生活”的共同向往,让重阳糕不再只是一道点心,更成为无需翻译的情感语言。 “食物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中籍厨师感慨道,“当他们亲手制作糕点,就已触摸到这个节日的核心——用心创造一份甜蜜,并与身边的人共享。”这份共同的劳动成果,不仅甜在嘴里,更暖在心里。它象征着多元的个体,如何通过最质朴的方式,融合成一个温暖的集体。 手写家书寄深情:笔墨无声,以爱封笺 如果说制作重阳糕是热闹的共融,那手写家书则是一次静谧的心灵回归。在数字通讯便捷的今天,AG真人·[中国]官方网站习惯了键盘的敲击与屏幕的闪烁。而当笔尖落在质感温厚的信纸上,时间的流速仿佛骤然放缓。活动邀请外籍员工拿起笔,用最传统的方式,写下对家人的牵挂。不同文字在信纸上静静流淌,传递的却是大家共通的思念。重阳节所蕴含的“敬老、感恩、团圆”的核心价值,在此刻超越了文化界限,引发了最深刻的共鸣。 “亲爱的爸爸妈妈,”巴基斯坦员工认真地写道:“今天是中国传统的敬老节日‘重阳节’,让我格外地想你们……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同事们如同家人,AG真人·[中国]官方网站还亲手制作了名为‘重阳糕’的点心,希望有一天你们也能尝到。愿真主保佑你们平安。”写至动情处,他将手轻轻放在胸前,仿佛透过这个动作,触摸到万里之外的亲人。 埃及籍经理用阿拉伯语给女儿写下鼓励,印度籍员工以印地语向母亲描述沙漠的夕阳与工地的施工,并附上一句:“我在这里学到了东方文化中的孝道,这让我更理解您的付出。随信寄去我的思念。” 此刻,语言各异,情感却同频共振。重阳节所承载的“敬老思亲”内涵,与伊斯兰文化中重视家庭的价值观,在这一刻完美融合。 这场活动,不只是一次文化的体验,更是一场与心灵的对话。对于常年漂泊在外的电建人来说,“家”始终是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无论是中国员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缱绻情思,还是外籍员工每日朝向麦加的方向虔诚祷告,背后都是对家和信仰那份深深的眷恋。他们的身后,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电站,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他们的心中,是穿越沙海、飞向故土的绵长思念。这个重阳节,在沙特PP12扩建项目部,他们共同见证:敬老与思亲,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密码;而那一封封手写家书、一块块亲手制作的糕点,正是“一带一路”上最温暖、也最坚实的心灵桥梁。 |
|||||
|
【打印】
【关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