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九月入秋,川蜀地区汛期余威未减。近期,四川遭遇强降雨,持续降雨让大渡河支流松林河流域水位骤升,防洪度汛工作进入关键阶段。电建水电开发公司大金坪水电站不仅是流域拦洪削峰的“工程枢纽”,更肩负着防洪度汛、保安全保发电的核心使命。每一次水位调度、每一次应急响应,都是企业对“保一方安澜、稳电力供应”承诺的践行。当中控室的预警响起,一场关乎民生安全、电力保障与责任担当的防汛战役,就此悄然打响。 九月中旬的一个清晨,大金坪水电站中控室的空气中透着紧张的气氛——上位机显示屏上拦污栅栅差曲线数据不停闪烁跳动,数值一路攀升已达到1米。值班员宋强猛地前倾身体,手指划过屏幕数据,转身向匆匆赶来的现场负责人伊建国汇报:“上游雨没停,来水裹着枯枝烂叶全冲下来了,栅差还在涨,按这个趋势就要停机避峰了。” 汛情就是命令。大金坪水电站防汛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中控室内电话铃声与键盘敲击声交织成急促的节奏。伊建国第一时间拨通成都集控中心当班值长刘鹏翔的电话,两方隔着数百公里反复核对来水预报、库容数据,最终放弃了“停机泄洪”的简单方案,敲定“预泄腾库、错峰避险”的精细化策略——洪峰抵达前,通过同步提升机组出力、微调泄洪闸门开度,把洪坝库水位从1208米汛限水位稳稳压降至安全水位下限1204米。 “腾出库容不是浪费,是给下游‘让时间’。”伊建国盯着水位曲线解释,库区下泄的洪水要和下游区间洪水错开“碰头”,避免叠加给下游乡镇带来隐患。洪峰过境的十多个小时里,运行人员时刻盯着水位线,眼睛几乎没离开过屏幕;他们每隔几分钟就根据实时来水量调整一次机组出力和闸门开度,双眼早已熬得布满血丝。 “AG真人·[中国]官方网站的目标是在水库水位触及1204米的临界点前,让机组满发至最后一刻。再向调度申请停机避峰,严格控制下泄流量!”,伊建国说:“这就像一场极限平衡术,既要确保大坝水工建筑物安全,又要为下游削峰拦洪,还要尽可能多地让‘水’变成‘电’。” 这场与洪峰的“拉锯战”终见成效:不仅让下游乡镇避开了叠加洪峰,大幅减轻防洪压力,还趁错峰间隙多抢发电量——安全与效益的“双赢”,成了汛情考验下最实在的答卷。 洪峰余波未平,电站的检修“战役”已悄然打响。当库区水位降至底板高程,按调度指令进入停机避峰窗口期,检修班长刘成荣带着班组成员扛着工具包冲进厂房,班前会上的声音透着坚定:“就这十几个小时,高负荷时没法修的‘硬骨头’,今天必须啃下来!” 任务清单上,两项工作刻不容缓:三台发电机组的碳刷更换与转子滑环清理,以及洪坝进水口拦污栅的清淤。 虽然已入秋,但厂房里依旧闷热,青年员工李恒望和吕涛蹲在转子旁,手里的卡尺一次次贴近磨损的碳刷。“你看,这几根磨损超了临界值,再用肯定打火。”李恒望抹了把额头上的汗,脸瞬间变成了花猫。更换碳刷是精细活,两人得跪着调整压力弹簧,确保每根碳刷与滑环的接触严丝合缝,拆旧件、打磨接触面、清理碳粉,默契得不用多说一句话。原本4小时的活儿,他们硬是凭着熟稔的技术,3小时就高质量收尾,站起身时,两人的汗水浸透了工作服。“师傅总说‘多流一滴汗,下游多一分安心’,以前听着像口号,今天摸着冰凉的机组,才算真懂了。”李恒望攥着换下的旧碳刷,声音有些沙哑。 与此同时,大坝前的拦污栅下,清淤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洪水裹挟的树枝、杂草把1号、2号拦污栅堵得严严实实,栅前后压差快逼近1.5米的报警线,过流能力锐减。刘成荣和队友佩戴好安全带、安全绳和防坠器,从狭窄的爬梯爬下拦污栅,像攀岩一样攀爬在巨大的拦污栅上,清理卡在拦污栅缝隙中的一根根树枝,每一次攀爬都是对体能的极大考验。连续4个小时的作业后,各类淤积杂物被清理干净。当被同事拉上坝顶时,刘成荣的双腿还在微微颤抖,他却指着清理干净的栅缝笑道:“通了!这下机组能‘吃饱’水,下次启动就稳了!” 夕阳西下,发电机组重启的轰鸣声传遍山谷,下游乡镇的炊烟袅袅升起时,大金坪水电站的工人们终于松了口气。他们没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默默收拾好工具,等以坚守诠释责任,用行动守护着流域的安澜与电力的稳定。 |
|||||
【打印】
【关闭】
|
|||||
|